冲刺复习: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9

2012/12/6 15:05:18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第四章 人类社会极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①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②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①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对社会发展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③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分布等方面。第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第二,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密度和增长速度是否同生产发展的状态和需要相适应,会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等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总和。

  第一,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第二,道德是是依赖社会舆论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三,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第四,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政治法律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第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构成:从杜会意识的主体的角度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的角度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