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复习: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21

2012/12/6 15:22:49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①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利润的形式。

 

  ②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也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全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在部门之间必然开展竞争。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要使同等资本得到等量利润时,这种竞争才会暂时停止。

 

  4、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是超额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2、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这些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决不是绝对过剩危机。

 

  ②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地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包含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而决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