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6)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一般考多选题)
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外部世界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产物。
③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④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失误之处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颠倒了感觉和对像的关系)。
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颠倒了概念和对像的关系)。
4.唯心主义存在根源(一般考多选题或主观性试题的一个采分点)
①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近似于螺旋,其中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保守阶级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片断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②唯心主义的功能和局限性
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观点,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唯心主义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在对像上,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体系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
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去理解世界,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演化出发去理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现实世界。深刻指出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能够改造世界)。
4.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实现哲学变革的集中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性和革命性
①科学性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揭示普遍规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革命性:集中体现为批判精神,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
2.实践性和阶级性
①实践性,强调哲学的实践基础,强调改造世界。
②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
(见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
2.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把科学理想化,但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从而也把科学片面化了。
3.人本主义认为人的生命、本能、情感、意志才是人的本源性的存在。
叔本华、尼采的观点属于人本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唯我论,非理性主义的范畴。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中的"存在"是指主观意志的存在。不能混同于物质性的存在。弗洛伊德主义属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范畴。
4.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具有科学精神,反对科学主义;具有人文精神,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5)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