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也是一种职业选择
近段时间,关于一项对于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意向分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调查显示,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占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占29%,而“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只占9%。对此,很多人认为学生读研的动机不纯,难有一流的研究成果,但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表示,其实考研也是一种职业选择,学术研究也是一种职业,读研动机并不影响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也是一种职业
其实,从事“学术研究”也是一种职业选择,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它跟“就业前景好”、“想去更好的大学”这两大理由是并列关系,在道德上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不必把“学术研究”抬得过高,进而要求每个考研生都得出于单纯为学术而考研的动机,这无异于“学术”动机“绑架”。一流的研究成果出现的条件有哪些?跟最初一个学生“考研的动机”有多大程度上的相关性?其实,问题的答案很复杂,牵涉的因素也千头万绪,变数很多,比如体制、学科差别、个人素质、努力程度、机遇与选择等。“考研”只不过是一次入学考试罢了,这个考试是决定一个人可以进入“学术”之门的门槛,而“学术研究”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活动,或一门职业,是长期性的工作,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单有“一心向学”的心,能不能出一流的成果也无法预知。海天考研辅导专家认为,不要强行给他人戴高帽,“就业前景好”、“想去更好的大学”也是为了未来而奋斗是一种表现。
职业道路还未可知
职业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许多一开始因“学术”而选择考研的学生,中途也会放弃走学术这条道路,毕竟,学术之路是艰辛的、枯燥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长期的坚守。比如,前段时间媒体热炒的“中科院博士放弃科研选择中学教书”的新闻,就是其中一例。另一方面,即使那些一开始没有选择为“学术”而考研的学生,也会有部分学生可能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喜欢上了科研,转而踏上学术之路。海天考研辅导专家提醒各位,现在考研的学生还未踏入社会,职业道路还未可知,大家不必过早下结论。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海天考研解读考研对就业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