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014/11/12 10:31:06 来源: 网络
分享:

  人文北京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6月30日,其前身为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的专门进行“人文北京”相关课题研究的校属跨学科研究机构,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任中心顾问:纪宝成教授、程天权教授,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中心执行主任:郝立新教授,金元浦教授,副主任:干春松教授、魏娜教授、葛晨虹教授。中心研究团队现有研究人员12名,承担着与人文北京建设有关的各类跨学科课题研究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

  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主任为林岗教授,刘大椿教授任基地首席专家,副主任为李景治教授、秦宣教授、张宇教授。现有研究人员23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林岗教授、刘大椿教授、秦宣教授、张宇教授、张雷声教授、张新教授、安启念教授、梁树发教授、吴潜涛教授、马俊峰教授、李景治教授、杨凤城教授。基地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

  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

  北京市社会建设研究院是北京市教委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共建的重点科研基地,也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着北京市社会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任务。为推进北京市的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培养社会建设领域的研究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围绕北京市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以实地调查和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完善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探索社会建设规律,把握社会建设趋势,努力在理论研究方面成为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前沿基地,在实践研究方面成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建设相关政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努力走一条“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学术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方面,成为社会建设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扎实方法训练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基地;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国际国内社会建设研究的桥梁和平台。研究领域涵盖了社会建设理论、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社会组织、老年研究、社会管理、就业研究等方面。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