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须知:关于专硕(一)
2016专硕考研还处在懵懵懂懂的同学们,你们对专硕了解多少,以下是解读专业硕士,帮助2016专硕考研同学们备考。
一、什么是专业型硕士,目前我国所开设的专业硕士学位有多少种?
专业学位(专业硕士)(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我国早在1988年就提出设置专业硕士学位,到1991开始在试点院校招生。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我国把硕士生培养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的结果,是以往学术型硕士的改良产物,目的是更好地培养硕士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研发能力,国家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是正规学历教育。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全日制专业硕士正式面向应届生招生。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开设39种专业硕士:
序号
|
代码
|
学位类别
|
序号
|
代码
|
学位类别
|
序号
|
代码
|
学位类别
|
1
|
1257
|
审计硕士
|
14
|
0951
|
农业推广硕士
|
27
|
1052
|
口腔医学硕士
|
2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
|
15
|
0551
|
艺术硕士
|
28
|
0554
|
出版硕士
|
3
|
1151
|
军事硕士
|
16
|
0254
|
国际商务硕士
|
29
|
0353
|
警务硕士
|
4
|
0953
|
风景园林硕士
|
17
|
1054
|
护理硕士
|
30
|
0251
|
金融硕士
|
5
|
0553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18
|
0853
|
城市规划硕士
|
31
|
0352
|
社会工作硕士
|
6
|
0256
|
资产评估硕士
|
19
|
0452
|
体育硕士
|
32
|
1252
|
公共管理硕士
|
7
|
1056
|
中药学硕士
|
20
|
0253
|
税务硕士
|
33
|
1051
|
临床医学硕士
|
8
|
0952
|
兽医硕士
|
21
|
0252
|
应用统计硕士
|
34
|
0651
|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
9
|
0454
|
应用心理硕士
|
22
|
1254
|
旅游管理硕士
|
35
|
0451
|
教育硕士
|
10
|
0255
|
保险硕士
|
23
|
1053
|
公共卫生硕士
|
36
|
1253
|
会计硕士
|
11
|
0851
|
建筑学硕士
|
24
|
0852
|
工程硕士
|
37
|
0954
|
林业硕士
|
12
|
1256
|
工程管理硕士
|
25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38
|
0552
|
翻译硕士
|
13
|
1055
|
药学硕士
|
26
|
1255
|
图书情报硕士
|
39
|
0351
|
法律硕士
|
二、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别?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读的方式,其区别主要有两点:
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内容
|
项目
|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
学术型硕士
|
备注
|
|
考试时间
|
1月
|
1月
|
专业硕士已经成为未来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对专业硕士存在任何疑问,可联系跨考咨询师。
|
考试方式
|
统考
|
统考
|
||
学习方式
|
全日制
|
全日制
|
||
学历认可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
|
学习年限
|
2—3年
|
3年
|
|
培养方向
|
应用型
|
学术型
|
||
课程设置
|
以职业为背景,偏重实践
|
学历教育,科研能力
|
||
职业认证
|
有社会职业资格认证
|
无社会相关认证
|
||
导师制度
|
双导师制
|
单导师制
|
||
毕业证书
|
学位证、学历证、从业资格证
|
学位证、学历证
|
||
学位现状
|
未来发展方向
|
欠缺应用能力
|
专业硕士更加注重于实践,而学术注重于理论,待遇和学时都一样,区别为专业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考博。要是想硕士出来后直接工作,专业硕士比学术更加有优势!专硕的培养方向就是面向就业,培养的重点是专业技能。若是想考博,最好是读学术硕士,培养重点是知识的进一步深造。随着时代和社会对人才标准认识要求的不断变化,专业硕士以其独特的“理论+实践”背景,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三、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的专业硕士?
从2009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但是,MBA、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艺术硕士以及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均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
四、专业硕士发展趋势和国家对专业硕士持怎样的态度?
教育部长袁贵仁于专硕开设之初就表示,将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011 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而2015 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达到总体50%( 即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比例将达到1:1)。
2009年以前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无论是学科数量、授予点数量还是招生人数都比较少,而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更偏重理论研究而实践太少,所以硕士研究生教育整体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主要面向应届毕业本科生开始招生,推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这种全新的硕士研究生形式,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招生名额,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金融等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后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完善专业学位体系,满足各行各业对不同类型应用人才需求。二是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争取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的50%以上。三是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四是着力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培养模式,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与有关部委行业共同研究论证和设立新的专业学位类别,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
五、为什么要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 [2009]1号)精神,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六、专业学位教育有哪些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教育的学习方式有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攻读。
非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4年;全日制攻读专业学位的人员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同时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七、在职专业硕士和全日制专业硕士如何区别?
两者的差别其实很好区分,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毕业后有专业学位证,而没有学历证;全日制专业硕士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毕业后有学位证+学历证(双证),详细见下表:
全称
|
在职硕士
|
全日制专业硕士
|
招生计划归属
|
国务院学位办
|
教育部
|
招生对象
|
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
|
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
|
考生来源
|
联考一志愿报考考生(GCT)
|
统考一志愿和调剂考生
|
招考时间
|
每年7月份报名10月份考试
|
每年11月份报名1月份考试
|
录取原则
|
招生学校自定
|
统考国家统一分数线
|
教学方式
|
主要利用双休日和假期教学
|
全日制教学
|
教学范围
|
按学科领域教学
|
按学科专业教学
|
授位类别
|
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
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毕业证书
|
培养侧重
|
学术实践
|
学术理论与实践
|
过程管理
|
单独管理
|
学校统一管理
|
学位现状
|
社会认同度低
|
未来的发展方向
|
八、专业学位和通常讲的“学位”有何不同?
我国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当初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性学位,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硕士、博士学位”。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应用型专门人才,设置了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九、攻读专业学位毕业后是否有毕业证书?
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学历教育,在修完在读学校规定的学位课程,通过论文答辩后,毕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俗称“双证”)。
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非学历教育,在修完在读学校规定的学位课程,通过论文答辩后,毕业时只获得学位证书(俗称“单证”)。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考研逆袭:努力总会有收获
下一篇: 2016考研须知:关于专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