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院系介绍:城市交通学院

2014/8/20 16:49:53 来源: 网络
分享: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于2013年12月正式揭牌,是面向国家和北京市交通领域智能化、信息化重大需求,整合了学校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组建形成的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创新学院。学院以面向学科前沿,建设特色鲜明、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型交通学院为定位,主要开展交通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工作。

    作为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创建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之一。1981年获得全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1996年获得全国首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批准设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目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智能交通系,交通工程系,道路与轨道工程系。学院现有教师48名,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13名,讲师12名。拥有博士生导师1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5名,海聚工程专家3名,初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团结协作、高学历、年轻化,学缘结构合理学术队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现有1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北京市2011“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交通运行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校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协议,共建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和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中心的研发分中心,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总面积超过9000平米,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07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6098万元。

    2009-2013年间,全院累计到校科研经费2.09亿元。通过承担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973基础研究项目、863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建设部、北京市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学院在交通仿真、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交通行为特性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解决北京市交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逐步形成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道路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信息感知、道路新材料与性能等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享有重要声誉。

    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11项、二等级9项、三等奖9项,部分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应用于北京奥运交通保障和北京市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城市交通学院将全面参考教育部试点学院模式,探索学院与协同创新中心一院二制并行管理模式,系、所、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交叉共享运行体制。学院全体师生将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把交通学院建设成为国家和北京市交通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的咨询中心,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交通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而不懈努力。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