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院校分析: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是由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发展而来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政务院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调入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霍秉权等一批着名的物理学家,建立了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随着物理学科的发展,在物理系及兄弟系一些专业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半导体系(现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系(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测试科学实验中心。2001年7月,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五所院校的物理系(室)合并为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凝聚态物理系、应用物理系、声学与微波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原子核科学与技术中心、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生物物理及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以及物理实验中心、公共物理教学中心、物理应用开发中心、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俄联合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多年来,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成绩斐然。198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物理学院建立“首批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6年凝聚态物理学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专业”;1993年物理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7年物理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即物理学院对物理学一级学科所包含的理论物理学、光学、声学、磁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全部(八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光学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三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光电子和光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科研人员2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及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授58名,博士生导师26名、副教授44名。名誉教授11名,其中有杨振宁、张立纲等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
学院现有本科生921人,硕士生283人,博士生92人。一流的教学条件,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宜人的学习环境,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众多的奖学金激励着在校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重视保持和提高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是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书育人的优良文化传统。多年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的毕业生所具有的宽厚扎实的物理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院文化传承,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大受欢迎,硕士、博士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学院每年有将近35%的本科毕业生被国内各重点院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基地班”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各类科技竞赛中,我院学生有多人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各等奖项,同时在其他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下一篇:学生忙着考研占座 学校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