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专业解析: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由原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999年2月经市政府批准由原仪器仪表学院和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合并组建)和原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2007年5月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由原计算机工程学院、原电气工程学院以及计算中心合并组建)于2008年10月合并组建。
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学生4000多人,其中本科学生近3000人,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博士研究生近100人。学院现有教职工近25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2名,长江学者1人,上海市千人计划3名,上海市东方学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3名,上海市浦江人才2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3名,上海市晨光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20余人,教授30多人、副教授50余人,专任教师近200人,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一批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教风优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适应教学与学科发展需要的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下设光电信息工程系、测试与信息工程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5个系和上海市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信息实验中心。另外学院还设有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度学分中心、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共建)、教育部光学仪器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超精密光学加工与检测服务平台、上海光机电集成技术研究院、上海机械工业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光电仪器研发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专业平台,学院还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单位,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光学学会工程光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学仪器分会挂靠单位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光学仪器分会挂靠单位。学院还设有《光学仪器》杂志编辑部,公开出版和发行《光学仪器》月刊。
学院学科领域宽广,专业覆盖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一级学科。目前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涵盖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学仪器、光纤通信技术、生物医学光学与视觉光学、印刷光学工程、微光机电系统7个方向;同时学院还有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以来还相继拓展了仪器仪表工程、光学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具有相应的工程硕士授予权;学院现有光电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
学院十分注重科研,成立至今已经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60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近60项,近年来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近三年获得或完成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正在实行“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学院努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已与德国、美国、日本和爱尔兰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每年选送部分学生和教师到国外交流学习。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围绕科研教学型学院建设目标,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凝聚办学特色,全力推进卓越工程教育和国际化办学,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
光学工程学科现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上海市曙光学者4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3人,教授20人(含博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近三年承接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近二十项,纵向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光电信息工程系重视产学研用结合,先后与美国OMNIVISION公司、美国OCEAN OPTICS公司、泉州文创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上海高晶影像科技公司等公司成立联合研究院(实验室);与常州市华达科捷等企业联合先后创建了5家院士工作站,直接推动了企业技术的提升;庄松林院士先后组织了长三角科学仪器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市科学仪器创新联盟等两个产学研用联盟。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超过3000万元。
「联系方式」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邮编:200093 电话:86-21-55272982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概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