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专硕真题解析——专访专硕写作胡昊老师

2016/12/25 18:52:21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2017考研专硕真题解析——专访专硕写作胡昊老师

    主持人:年轻筑梦,名师到来。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海天教育2017年考研真题点评直播间。今天咱们中文写作科目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全国著名考研辅导专家,专硕写作科目主讲胡昊老师,胡老师您好。

    胡昊:您好。

    主持人:来给大家打个招呼。

    胡昊:同学们好。

    主持人:好的,咱们既然考试已经结束呢,海天也是同样的在第一时间将今天的真题整理好,下面咱们胡昊老师针对今年的两篇作文给大家进行讲解。

    胡昊:那好,那今天我们先讲一讲咱们中文写作2017年刚刚考完试的这两套真题。那么这两套真题考过的同学已经很有印象了,我们一个是56题论证有效性分析,一个是57题论说文。那么这两道题考试的考点,我相信在考试之前或者考试中的时候,大家心里边已经都有一个印象。那么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我们主要考察的就是在座各位的,或者说我们在听课的学生的客观分析能力,而我们论说文主要考察的是我们的论证能力。所以答题的过程中,也就是咱们在之前上课讲到过的,一定要写成两篇完整的文章。

    那咱们先说一说和逻辑比较接近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个科目。论证有效性分析这道题,我们当时讲过的几个基本考点是这样的,第一个是我们先要学会找到整个题干的结论,因为这才能体现我们熟知了题干是一个论证这个大纲的基本要求。然后第二个,我们是要在题干中去找到三到五个不同类型的逻辑错误,那么这个是为了回应大纲中所明确规定的我们要分析其中的若干要点,然后将要点分析出来,然后进行相应的一个解析。所以这是咱们当时在讲课过程中反复强调过的论证有效性分析两个基本考试的考点。

    那么对应的,我们说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篇文章,咱们在写起来采取的是一个总分总的文章结构,那一共大概是六个自然段。一个开头段,四个主体段,外加一个结为段,最后我们还要写一个标题。标题当时咱们说过,我们的命题方式比较的多,对于应试来讲要使用的就两种。第一个叫值得商榷的论证,这是一个万能的标题。第二个是把我们找到的原结论用反问的形式的给它表达出来,那么这是我们一个比较切题的,比较好的能够拿一个标题满分的命题方式。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同学们写的是值得商榷的论证,那么在整体得分上也不会影响太多,大概就一分左右这样的一个影响,这是咱们的标题。

    第二个就是开头段,我们论证有效性分析,不管把开头段写出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来,但是我们总有两件事是必须写的。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写出我们的原结论,第二个就是一定要明确阐述对原结论的怀疑态度,咱用了怀疑态度,才能呼应大纲所说的考的是我的客观分析能力。那么我们说这道题的原结论是谁呢,怎么找出来的。原来上课的时候我们说过,找结论的方法比较适用于考试的就是一种,一定要读出题干的文章结构来,然后把文章结构读出来,原结论就在很固定的位置上存在。

    那么这道题我们文章的这个题干采取的是总分总的文章结构,那它既然是总分总的结构,原结论一定是开头段与结尾段重复出现的内容。那开头段与结尾段重复出现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国君可以利用赏罚的方式来治理好我们民众,管理好我们官员,那这就是我们这道题的原结论,您就把它写在您开头的第一句话的位置上。然后接下来我们用值得怀疑,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论证,写出我们文章的那个开头段的怀疑态度来,这样咱们文章的开头段就算是写完了。

    那么主体段就是要求我们在整个题干当中去抓到三到五个不同类型的问题,但是考试过程当中,由于时间的原因,或者由于我们复习的一些原因,我们一般提倡找四个类型的逻辑问题。这样的话既好成文,拿分又比较容易。那这四个逻辑错误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都找到什么了呢,原来咱们说过,我们原结论一定被我发现,就意味着原结论中有两个类型的问题。一个是过于绝对,一个是主观臆断。

    那我记得这道的原结论,在开头段里就说了,只要利用好民众,只要利用好惩罚就可以治理好民众,那么有一个词叫只要,这就是过于绝对很典型的判断标准。原来咱们上课已经总结过,什么只、仅、必,这些词都是咱们过于绝对这个类型的判断标准,然后这是咱们这道题的第一个类型,原结论中有很明显的过于绝对这一个类型。那我们还说过,一句话有过于绝对,它基本上就会伴生另外一个类型的逻辑问题,叫主观臆断。那这道题这句话就过于绝对,那主观臆断它是伴生的,那我们就找到了第二个类型的逻辑错误叫主观臆断。

    另外,还在这个开头段我们不动,大家再跟着我回忆一下,它的开头段是这么说的,它说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非等一些人的主张归纳起来,就可以得出以下一套理论是,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奖赏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那我刚才读重音的地方呢,一个是所以,一个是因此。那想想,有因此所以的地方,就是有因果方面的逻辑问题,那A因为BB又因为C,推论两次,这个地方就是特别典型的误用因果这个类型的问题。

    我们也一直说过,误用因果是咱们这些年来考察非常重点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逻辑错误的种类。从2013年开始,我们一直延续到了今年,所以这一个开头段里,我们就可以找到这样三个类型的问题。另外还有,它说如果我们把古代的荀子、商鞅、韩非等人的观点给它归纳起来,它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一些具体的人名,那这叫什么,这叫事例,而事例是哪一类型逻辑错误的判断标志呢,是以偏概全。

    所以咱们在这一个开头段里,我们就可以找到四个类型的逻辑问题。结论中的过于绝对,主观臆断,然后整个开头段的误用因果,和我们所说的这些商鞅所体现的以偏概全。如果要是考试过程中,那么咱们仅仅利用开头段,我这篇文章的主体段的四段就全部已经写完了。那咱们说这篇文章里边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存在其他什么类型的问题吗,咱们的第二和第三个自然段,分别还都存在着这个类型的逻辑问题。因为咱们上回说过,存在他因的判断标志也首当其冲是要有因为所以这样的标志词。其次就是因为A所以B,因果关系就结束了,那么它就是存在他音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整体来说,咱们这篇文章里包含的逻辑错误的种类大概就是这么五种比较典型的。

    还有不太典型的是什么呢,我们用古代的观点来映射现在的一个状态的话,这叫不当类比。因为我们说社会的背景不一样,我们的历史环境不一样,包括我们思想的状态也不一样。那么古人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就适用于我们现在人,这放在咱们论证有效性分析里边,这就比较典型的类比不当。这是咱们所说的这道题里边所包含的所有逻辑错误的种类。

    那我们说这篇文章写完开头段了,写完主体段了,最后就剩下什么了,就剩下结尾段。而咱们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结尾段特别的简单,就再次重申对于原结论的怀疑态度就够了。所以一般来说,咱们结尾段都会很简单的说,总之论证过程中存在如上逻辑问题,结论可能不成立。这是咱们从整体的大纲要求上来说,这篇文章如果你要写到了误用因果,写到了存在他因,写到了主观臆断,写到了过于绝对,写到了类比,我们说这都算是你找到了比较准确的,比较合乎考试要求的逻辑错误的种类。

    那最后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一直说这篇文章考的是我的客观分析能力。那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从来不立自己的论点,那么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咱们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过,尽量不要使用有主观倾向的词语。那用什么呢,第一就是用我刚才一直强调的,怀疑态度的词。第二用什么,用大概、也许、可能这样或然性的词。那这些词用在哪儿,用在咱们主体段分析逻辑错误的句子当中。

    如果说我的主体段是这么些的,我说原结论中存在过于绝对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的情况是什么什么样的,那这就不合乎考试要求了。其他客观实际情况是什么什么样的,那这是我认为的,一个是就很典型的是个主观性的词。那怎么办,咱们是应该用可能还有其他的客观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用这样的或然性的词,把你的这个主观性给它弱化掉。然后最大能力的去呼应考点,那我们得分就不会低。那返回来说,如果咱们真的四个主体段里都没有这样或然性的词语,对于得分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是咱们论证有效性分析。整篇文章这个题的难度算是适中,不算是特别的难,也不算是特别的简单,是比较适合于考试的一个难度,至于咱们论证有效性分析。

    那么还有另外一道题叫论说文,论说文它与论证有效性分析考察的正好是一正一反的两个方面。论说文考察的是我个人的主观论证能力,说白了,我根据一个题干立我自己的论点,然后寻求论据,支撑我的论点,说服别人接收我的论点,这是咱们论说文考察的一个基本考点。所以当时上课结合着这个大纲的要求,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过,论说文的我们想要我是有论证能力这件事的,有两大重点。

    第一,审题立意,咱们俗称的你别写跑题作文。第二个,这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唯一的文章结构。论证能力我们说是我个人具备的非常抽象的主观性的,是我自身携带的。那我去显示给阅卷老师的时候,我是要通过文字,去借助文字的力量来告诉阅卷老师我是有论证能力。那么这个文字你给它放在卷子上,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语序让别人读起来是有论证能力的,就是整篇文章是严谨的。这个严谨的东西太抽象了,靠什么体现,文章结构。所以咱们上课也一而再再而三说的就是这么两件事,审题立意的过程,以及我们文章的文章结构给它单一下来,固定下来。

    那咱们先说这道题的审题立意,这道题是延续了我们去年亚里士多德那个考试出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它还是把我们的材料立意提醒和观点分析提醒给它揉合在一起去考了。那不管是材料,还是观点,还是像这样的复合型题型,我们审题立意的三大基本步骤是什么呢?第一,抓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二,对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确定立场。第三,确定一个写作范围。把这三件事做完,我的审题立意就算是结束了,我的论点也算是出来了。

    那么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是谁呢,我们会发现这道题会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语就是资金的运用到底是运用在生产上,还是运用在产品的研发上。那资金到底是用在生产上还是用在产品的研发上,这是整篇材料核心的在重复出现的内容。那原来讲过,关键信息的寻找方法,对于应试来讲就两个。第一个,抓转折性的词,第二个,若干词语全文反复出现,那么这将好是将这两个我们寻找关键信息的方法全部都结合在一起了。那这样一个情况下,两个方面都出现对于咱们来讲是好事。你只要看到了反复出现的资金,又看到了转折性词语之后的制造新产品,那我在立意的过程当中,我只要把这两部分内容都涵盖进来就可以。

    而且这道题我们说它比去年的题还要简化一点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第二步,咱们审题立意第二步不是确定我这关键信息的立场吗。以前题干中对于关键信息的立场会非常单一,要不就是,要不就不是。今年恰好把是和不是两个态度在题干里都给出来了,那我们怎么立意,你可以选择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你也可以认为两者相结合。所以这个立场,你无论是选的资金应该用在支撑产品研发上,还是用在扩大生产上,还是觉得资金既应该扩大生产,又应该支持创新上,这三种立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咱们题目所出的一个比较简化的地方。

    然后这道题容易跑题或者说容易出现问题的呢,在于审题立意的第三步。对于我总论点的,对于我文章的写作范围的确定,咱们大纲要求,论说文的写作范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一般我们会从人、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中去决定。那什么时候这个写作范围我可以定,什么时候我不能定呢,我们说题干描写的是一种很典型的社会现象的时候,这个社会现象就是我的写作范围,这是题干定好的。那我们说这篇文章无论你是支持创新,还是支持扩大生产,还是认为两者应该相结合,都应该从题干所明确写出来的企业的角度去论述。企业是一个社会行为,这是很典型的题干为一个社会现象,那所以我们的写作范围,今年参加2017年考试,咱们论说文所有的写作范围都应该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论述,在结尾的时候可以适度升华。

    所以这是咱们这篇文章审题立意的三个部分,所以咱们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有三个。第一个,资金是应该勇于创新的,而不能单纯的用于生产,我支持创新,这是可以的。第二个,我的资金还是应该用在扩大生产上,因为这是基础,生产量足够大,我们才能为创新提供动力,这是第二个我的论点,我可以立在扩大生产上。那么第三个论点,说资金既可以用在扩大生产,又可以用在研发新产品,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结合,这也是可以的。这三种立意都是正确的,但是三种立意的写作范围必须都是从企业角度去论述,这是咱们这道题的审题立意。

    那么这道题我们写起来目标的字数应该是题目要求所规定的七百字左右,那既然是七百字左右,这篇文章的文章结构对于应试来讲,一般我们都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一个开头段,三个主体段,加一个结尾段。

    我们在开头段的时候要明确的写出我的论点,并且复述原材料,咱们也上回说过。既然题干或者说大纲要求,我们的审题立意是来源于题干的,作为考生的我们就一定要满足题目要求的要求。所以咱们一般来讲,我们开头段都是上来先引述,或者是复述原材料,然后提出我的总论点。

    接下来我的主体段是三段,那么这三段应该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去寻求我们三个分论点。按照咱们上课讲过的递进式的方式去找,或者是按照我们所讲过的从企业的要素上去寻找,甚至说我直接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作为我的分论点,也是可以的。分论点之后我们要写的那个内容就是对于分论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因为咱们分论点用字比较短,可能二三十个字分论断就结束了,那有的时候时间仓促,这个论点写的可能不是那么周全,或者说不是那么严谨。那我们就需要用阐释句进一步去清晰明了的,或者是单一化我的分论点,尽量不让阅卷老师对于我的分论点产生任何的歧义,所以一般咱们分论点之后会写一到两句阐释句。

    阐释句结束之后,咱们会用一个类似这样的句子,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叫过渡句。它的作用非常单一,就是引出我们要举的事实论据。论说文有论就得有据,你没有论据是支撑不住我的论点的。那我的论据有几种,就两种,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而整篇文章当中咱们要求,五个自然段里,至少要有两段有事实论据。所以事实论据的指出你不能说就扔个球一样,突兀的就把这事实论据举出来了,我们需要借助这样的过渡句,把它引领着阅卷老师,示意他我下边要写事实论据,所以咱们第三个部分主体段就写一句过渡句。

    下边一个主体段里写三个以内的事实论据,当然对于这篇文章来讲,咱们所举的所有的事实论据都应该跟企业相关。你比如说我举企业家的,我举知名企业的,然后我举企业文化,或者我举企业制度,或者我举企业的研发,这都可以。但是单纯的你说我举了三国时期刘备的故事,这就不算很恰当,因为我们说历史故事它虽然顺理性好,但是它的写作范围是呼应不到企业这个范畴里去的。如果真的是说我举了一个事实论据,写的是一个历史人物,那么你应该在这历史故事之后再加一句,这样的道理也是适用于企业的,把它领回到我们企业领域里边去。

    事实论据结束之后,我们用一到两句,我们管它叫分析句。咱们不能讲完故事就走了,你得示意阅卷,或者告诉阅卷老师,我这个故事和我这个分论点有什么联系,所以咱们事实论据写完,第五个部分就是说那么几句分析句。分析句不做具体的规定,一般是一句,按照咱们写作的能力来说,五句以内也是差不多少的。那分析句担负的是什么分数,我们分析句担负的就是理论论据的分数。因为咱们有明确的要求,一个自然段里有事实论据,必须同步有理论论据与其相佐证才可以,三个主体段都应该是这么写,分论点、阐释句、过渡句、事例句,也就我说的事实论据和分析句,也就是理论论据。

    那这三个分论点写完之后,咱们的结尾段。结尾段当时我们讲的也是,结尾段的基本得分点就一个。第一个,首先你要重申我的总论点,这样我才能做到咱们用圆规划圆,哪个点起就回归到哪个点,这样我的文章才是完整的。咱们不能说开头段说的是企业应该创新,到结尾段说企业不应该创新,那我这文章前后扣不上题,会影响我整体文章的一个得分。所以结尾段第一件事,也是最核心的一件事,重申我的论点。

    那重申什么,如果我的总论点是我们应该把资金更多的运用在创新上,那我结尾段就应该首先重申。企业,先把写作范围重申了,应该,再把我的立场重申了,注重创新,再把我看到的核心词重申了,这是咱们说重申总论点,写作范围、立场、关键信息三件事。

    重申完了以后,你觉得我还有能力,或者说我时间还比较充裕,我们是可以适度升华的。那请注意,我们升华是有方向和思路的,我们所说的升华是个体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什么叫个体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我说企业应该要创新,那么针对于企业这一个群体,上升上来就是整个社会范畴。所以咱们结尾段如果你要是升华,咱们可以说企业创新是有助于整个社会实现创新理念的,那么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个向前发展,这是咱们所说的一个升华。可是如果你要说创新对于一个企业很重要,对于一个人也很重要,那我们说这不叫升华,这就是有跑题的嫌疑,因为人和企业是并列关系的,它没有个体和群体的一个概念。这是咱们论说文的基本的内容。那对于2017年的一个解析基本上就是这样。

    主持人:行,好的,老师讲解的非常详细。咱们针对2018年,大家正在努力中备考的考研学子呢,给大家一些学习建议。

    胡昊:好,咱们是这样,中文写作的复习不宜过早,当然也不宜过晚。我们写作的知识点通过刚才的解析,大家应该也会有印象,并不是很多,每个题大概也就两到三个基础性的知识点,那么占用的复习时间也相对比较少。所以咱们写作的复习最好是从明年的3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然后我们整个中文写作的复习黄金周期就是3月份到10月底这个样子。因为一进了11月份,我们说管它叫做冲刺的阶段,各科的复习压力都会比较的大,尤其像数学和英语,它可能要求记忆的背的东西比较的多。那么到那个阶段,我们中文写作基本上复习应该是收尾了,我们要让出时间来给其他的科目。但话翻回来说,如果你10月份才开始准备中文写作,那就是太晚了。

    那咱们写作在准备的过程当中,需要大家预备的资料也不是太多。第一个就是我们的真题,写作因为是主观题,它并不是像客观题那样,我会了技巧,然后我大量的通过题海战术,我去复习这个技巧就好了。中问写作是主观题,那么你做的模拟题再多,或者说我做的练习题再做,它也不如做真题我们的实战效果会更好,你得到的复习的收获也会更大一些,所以第一件事是我们一定要有真题。

    然后第二件事就是之后的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记笔记。因为咱们会在课上会讲很多的,比如说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干如何去找到结论,如何去找到前提条件,我们常考的逻辑错误的种类有哪些。论说文的审题立意有什么,它有多少个题型,咱们在写每一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那么会随着课上把这些东西都记住,所以咱们复习的第二个资料就是上课的笔记。那基本上有了这两个,再配上咱们少量的一些练习题,这个复习资料就是全的。

    那咱们中文写作的复习节奏大概是一周看两次,也就相当于三天看一次,一次看一年的真题是两道题,然后看题的时候是先看题,再做,然后再读范文,然后再写,咱们一般是这样一个复习的节奏。然后每次复习中文写作,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这是咱们写作的一个复习状态。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胡昊老师给予广大考生权威性的简易但精彩的点评,我们会将答案及解析上传到海天的官方网站上,为大家提供参考。屏幕下方有微博、微信、二维码,大家扫一扫加入海天考研,获得更加精准的考研信息。在此呢,预祝2017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可以金榜题名。在此,让我们再次感谢胡昊老师的到来,此次访谈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圆考研学子的考研梦,是海天考研的毕生追求,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海天考研之后推出的名师访谈节目,再见。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