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专业课教育学:研究概述

2019/6/27 14:39:59 来源: 网络
分享:

  2020考研教育学的考生已经开始备考了,教育学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下面是海天考研网中整理的关于考研教育学研究方法,希望对考研教育学的考生有帮助!

  一、教育研究概述

  1.教育研究的类型:按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研究教育的事理,揭示教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法则和规律,也成“纯研究”或“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所揭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以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按照分析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按照研究内容—价值研究(价值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价值研究通过价值的确认与分析而直接面对价值问题)和事实研究(事实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等。事实研究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量)

  2.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直观观察时期(古希腊—16BC)观察法为主,思维方式主要是归纳、演绎和类比;初步运用辩证法和朴素的系统观;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BC-19BC末20BC初)经验论(培根)、唯理论(笛卡尔)和经验论与唯理论相结合(康德)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受社会科学影响较大;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心理学实验教育学兴起;代表人物是桑代克、拉伊和梅伊曼;比较教育学出现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时期(20BC50年代至今):受自然科学影响较大;

  3.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问题:重思辨分析、轻实践和实验;重视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归纳和演绎仍然是主要方法;学科移植为主,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教育学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借鉴国外为主,本土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研究不足;

  4.教育研究主要发展趋势:方法日趋多样化和多学科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跨学科和多学科教育研究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会不断出现;

  5.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6.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阶段(问题的提出与背景,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设计阶段(研究内容和对象的确定,抽样,方法的选择,指标选择,时间和经费安排--搜集资料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撰写研究报告阶段--总结与评价阶段(结论与优缺点分析)

  7. 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1.选题来源与要求

  选题来源: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新问题;教育学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和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者个人的实践经验

  基本要求:问题要有研究意义和价值;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要有研究的可行性(客观、主观、时机)

  2.课题研究的设计与论证

  教育研究假设就是教育研究课题选定后,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答案或结论

  假设的主要类型:按照形成逻辑: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按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

  假设设计的主要变量: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教育研究中的自变量通常为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等)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一种结果变量;因变量通常与教育目的有关,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进、品德及其他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等)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而对研究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即与自变量无关,与研究目的无关,但由于对研究结果将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

  3.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察单位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

  抽样:按照一定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抽样的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性质确定样本总体界限)--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取样的代表性(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避免取样偏差)--合理的样本容量(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更具有一般性和可信性)

  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研究的不同类型,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的大小,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取样的方法等。一般来说,如果研究要求的精确度高,允许的误差值小,总体的异质性很大,样本的容量应该大一些

  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简单随机抽样可以保证全部标识的代表性,能够确定抽样误差的理论值,简单易行样本规模小时,样本代表性不高,系统随机抽样由于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而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误差要小些。样本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

  分层随机抽样兼顾了总体的各个层面,不同类型的观察单位,因而获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分层的标准比较难以确定,整群随机抽样不打乱,有秩序若样本分布不均匀,取样偏差较大

  确定研究方法并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题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突破的难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开展研究的基础和有关条件:包括参与人员情况、资料准备和研究手段,研究出国的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经费预算和设备预计

  4.课题论证

  课题的价值;相关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论证;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