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史纲核心考点整理(第三章)
考研政治这门公共课背的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便于大家对重点内容加强记忆,海天考研网为大家整理了2020考研政治史纲核心背诵考点,供大家参考!
史纲第三章
本章内容:讲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本章包括三个部分: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辛亥革命的失败
注意事项:难度不大,本章主要围绕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展开,考生需要理解记忆旧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考查方式:选择题,分析题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第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894年11月,他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I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2.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继续反对封建军阀专制的统治,努力挽救共和制度。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