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研复试,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0/3/27 13:50:58 来源: 网络
分享:

  昨天大家是不是都看到了国家线公布的最新消息?半个月的时间,这次复试真的要来了!虽然国家线的时间已经大概确定,但是复试形式并没有具体公布,当然,在海天考研小编看来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面试,常规的面试套路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备考上!

  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复试则是决定战争命运的“诺曼底登陆”,考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夺取战役的最后胜利。面对导师在复试时设置种种“障碍”考生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应该如何准备?如何应对?有哪些陷阱有可能使考研前功尽弃?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准备!

  一、考生应该如何看待复试?

  保持一份达观的心态。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状态,所以复试前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考生必须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一次考试都会有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都在常理之中,必须对不同结果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有太多想法和顾虑,更不要有过多的要求。很多人在面试过程中有紧张的表现,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存在太多不切实际的“妄想”,结果出来也就难免患得患失了。认识你自己,专注于过程,才是考生应该有的心态。

  二、复试一般怎么考?

  笔试一般分为专业笔试和英语能力考查,面试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很多科研院所只设面试)。理科院系很强调考生的动手能力,需要考查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的基本实验能力,一般通过配药品、设计实验方案的方式进行。一些院所还会考查考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一般是让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查阅外文资料,就问题写出中文综述,借以考查搜集、查阅文献的能力。

  关于复试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1)门诊式复试:设置几个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轮番轰炸”,比如口语考查组、专业考查组、科研考查组等等,每组设2-3个专家,考生从中体会“过五关斩六将”的感觉;

  (2)抽签式复试:考生回答什么题目由抽签决定,然后就问题与导师展开互动;

  (3)小组讨论式复试:将几个考生分为一组讨论一个问题,从讨论过程中考查考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应该如何准备复试?

  可事先设计面试,预设“最糟糕的情节”

  尽管复试考查的是综合能力,这一点非短期能突飞猛进,但一定范围里的临阵磨枪对于复试非常必要。

  考生应该抓紧国家线公布前后的这段时间,把学过的东西都连接起来,把初试中忽视的知识空白填补起来,把不确定的知识点回忆起来。

  这时候还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新闻动态,了解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可以上网查阅导师及面试评委的最新课题、文献等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要及时了解复试范围,通过查询报考单位往年以及3月份以后发布的复试信息做出自己的计划。

  查询的渠道很多,可以电话询问、登陆网站。此外,往届学生的信息也有参考性,因为一般院校的复试情况有很大的连贯性。总之,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查看书目,综合考试的知识点,并进行实验准备。

  对所考课程的准备,强调抓住一本书的最重要部分,即当自己在看完书合上之后马上能想到的点,对于这些部分就要多花些时间,最好能梳理出一本书的主要定理和主要观点,形成自己的体系。记住,这不是初试,不用面面俱到,不必像准备初试一样深入具体。

  对于理科生来说,以物理所为例,物理所喜欢让你翻译一篇文献,然后是五个考官自由提问。对于翻译文献,这个是绝大部分考生翻译不出来的,可以放心,但是要让考官知道你翻译不出来是因为不认识单词,而不是看不懂句子结构。对于自由提问来说,这里的操作空间是很大的。

  如果你有与报考方向相关的论文或是科研经历,只要让考官知道,基本上要被问很多东西,所以可以着重准备。你可以在面试过程中透露自己喜欢的一个具体的方向(比如透露自己非常喜欢超导方向),有很大可能会让考官抓着问,因此着重准备一些具体问题也是有用的。

  对于文科生来说,关注热点,梳理文学史脉络;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而言,打好基础,认真复习,放松心态。注意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多阅读一些当代最前沿的话题研究、热点讨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争议与分歧。总之,文学研究的一些最新的转变都要多加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相关书籍是比较多的,作品、作家、理论书等琳琅满目,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个年代的文学代表人物、作品、流派、思潮等,考生在考前应该理顺思路,以便在回答问题时直接找到要点回答。

  四、在考场中应该如何做?

  1、最重要的不是答案。

  自我介绍要进行一定的事前准备,你的经历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点要介绍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等学术方面的经验,其他证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简要介绍。注意只做介绍,不做评价,要让事实说话,用经历不言自明。

  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现过程。首先考生对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想当然地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要把你的思考过程、分析脉络表述出来,考官看重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

  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切忌乱扯乱谈。言语尽量做到利索干练,不要絮絮叨叨。优秀的面试者是占据主动权的考生,你要用你的话题吸引考官的关注,提起考官的兴趣,把他们往你熟悉的领域引导,扬长避短主动出击。

  3、过度表现可能让你一败涂地

  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的表现是最致命的,这反应出你的学风和态度,给人不踏实的印象。碰到不会的问题就直截告知忘了或不会,没有必要弄虚作假,欲盖弥彰。当然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明明知道还要假谦虚,知道多少就回答多少,这方面要实事求是。

  4、导师们的“最欣赏”与“最反感”

  导师们最欣赏的考生就是,问他一个问题,他自己会一一展开然后进行透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思想脉络。比如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在回答“函数可导是不是一定连续,连续的函数是不是一定可导”这个问题时,他会就两部分进行全面透彻的解答,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答案,反映出高超的分析能力。

  这个问题讲清楚之后,导师会接着引出下一个问题,“把范围限定在复变函数中,这个命题又有什么变化”,该学生会接着给出自己的解答。这样的过程对于提问的老师是愉悦的,因为考生的触类旁通伸到了老师最舒服的穴位,这种通透的回答无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互动。

  导师们最反感的就是上来吹嘘自己多么厉害,结果提了一个问题就马上失色的考生,或者是所答非所问的考生。自信是必须的,但自信往往不是表现出来的,而是透过面试的过程自然流露出来的。

  五、最后叮嘱

  最后,有很多小伙伴说自己性格内容,腼腆,这样会对考研复试 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吗?

  内向、胆小、腼腆但是有能力的考生,会丢一定的分数,但不会对录取结果产生本质的影响。性格特征可能会对评价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会是决定性的。健谈,说话思路清晰,坦诚不说大话,谦虚,对热点问题把握很好,这类考生最容易得到导师的青睐。考生的性格,只要不是太高傲、太孤僻应该影响不大。作为合格的研究生一定要表现出你的求知欲和对学校、专业的向往。

  最后,希望每一个参加复试的小伙伴都能顺利通过考察!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