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政治史纲历史事件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2020/9/2 10:04:00 来源: 网络
分享:

  史纲是考研政治的一部分,需要考生们记忆的部分比较多,尤其是发生过的一些历史事件,需要考生们在复习期间做好规划安排。下面海天考研小编按照时间轴为大家整理了史纲的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

  1、《论十大关系》(1956 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 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

  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

  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

  (2)政治方面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④是和非的关系; 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