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 复旦大学MPA上岸经验交流~
MPA是公共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比起工商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MPA的报考热度不算高,它比较适合于想当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有关2021公共管理硕士如何备考,这里有一位成功上岸的学长准备与我们分享他的备考经历,一起和海天考研一起强势围观吧!
先说下成绩,初试227复试93.68.综合排名第一。分数还算满意吧,不过19年的考试比较简单,初试成绩高的大神不胜枚举。
一、关于报考MPA的动机和意义
众所周知,报考MPA的同学有一半以上是公务员(数据来自于复旦大学MPA统计资料)。但是笔者并非公务员出身,而是在某国有金融企业工作。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考MPA有没有用?亦或考个MBA它不香吗?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笔者,但是慢慢的也想明白了。报考MPA肯定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个非公务员来说,报考MPA的意义主要有:
1、工作性质与环境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国有金融企业,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且经常需要协助当地ZF开展相关公共事务,工作中难免要与ZF官员和公众打交道。因此,学习MPA是有一定的价值;
2、个人发展的需要。在以往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笔者养成了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说白了就是一段时间不学点啥就浑身不舒服。趁着年轻(自认为),多学一些,总会有用的;
3、关于MPA和MBA。说实话在金融企业中,MBA也有一定的作用。除了管理的技能与方法,更多的是能为你搭建充足的人脉资源库。当然MPA也能,只是因为两个专业涉及的范围不同,其提供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可能因为笔者工作性质的原因,最后还是倾向于MPA。
4、关于选择复旦。上海的高校开设MPA专业的并不是很多,个人认为复旦的MPA在师资能力、教学质量、社会资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再加上笔者的一点私心,还是希望能在名校就读。
二、关于考前准备
确定了报考复旦MPA之后,就要开始准备报考了。考前准备主要分为两项工作:报考和复习。
报考主要工作有:
1、上官网查招生简章,了解报名资格要求、报名时间及方式、考试科目及时间等;(切记不要看在其他网站上的二手信息,一定要上官网看!)
2、根据招生简章的要求,准备和提交报名材料,一般都有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两个步骤,每一步不要遗漏了;
3、如果有机会,尽量去听听大学的MPA招生说明会,并加入一些官方的咨询群,加上招生老师的微信等;
4、逛逛各大论坛和贴吧,看看也在备考的兄弟姐妹们正在做什么。
报考期间的信息都是分散而隐蔽的,需要你自己主动去获取,千万不能懒惰,切记。
接着,最重要的一环是复习。复旦MPA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是全国联考,考199管理类联考和204英语二。199管理类联考中分数学、逻辑和写作,难度约高于高考但低于大学本科;204英语二难度约等于四级,相比英语一要简单一点。
复习的重点有:
1、数学方面,努力回忆起高中的知识点,算数、几何、数据分析等,基本没有什么特别难的题,如果真有就瞎蒙一个,毕竟都是选择题,还有25%的成功率;
2、逻辑方面,一定要用空杯心态,找本书或者报个班好好学,千万不要靠以往的经验,自己认为什么就是什么。逻辑学可是很严谨的,不要用个人的兴趣去挑战别人的专业,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3、写作方面,大家都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好多年,基本的公文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有的,再加上复习逻辑学的一些辩证法,只要不偏题就肯定没问题;
4、英语方面,没啥好说的,该背的核心词汇就背,该准备的作文模板就准备,只要工作中有机会接触英语环境的同学,相信英语不会差的;
5、一定要花时间多做真题,多做错题。题海战术看似老生常谈,但是能通过活动量管理的方式让你迅速进入复习的状态,心无旁骛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最高的,要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6、没时间,或者基础水平一般的同学,实在不行的话就报个班吧。但要注意,从0到1是可以的,但是从1到100还是要靠你自己;
7、做题一定要要快,要快,要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99的题量相当大(55道选择题+1300字,三小时),就算只有选择题与写作,一套做下来也会头昏眼花,加上考场上难免的紧张,如果选择题超时了就真没时间写作文,那离凉凉真不远了。所以平常做题时一定要养成计时的好习惯,并且尽量一气呵成完成一套卷子,再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时间和正确率,看看哪里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在考场上,时间是你最大的敌人。
三、关于初试
目前教育部已经统一了非全和全日制的考试模式,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统考。去年统考在12月21日,笔者的考场在复旦附属中学,考试当天一直下雨。提前准备好考试材料,坐地铁过去(开车不方便停车)。考试过程还比较顺利,上午199的时间刚刚好,下午英语时间比较充裕,有时间复查。唯一的小麻烦是下雨加上周围没有吃午饭的地方,走了很远才找到餐馆,要提前做好规划。
2019年的考试难度一般,所以最终高分的同学不少。内容就不赘述了,现在网上真题一抓一大把。总之一定要快,最后别忘了涂答题卡。
四、关于复试
初试结束后,一般一到两天网上就能公布答案,可以提前对一下答案,再决定是否要准备复试,还是调剂,亦或二战。复旦以往的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复试取消了笔试,全部采用线上面试,且面试时间延后到了5月份,因此也打乱了复试备考的节奏,当然,优势就是准备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没有专业笔试部分,难度简单一些。
也是因为疫情等原因,今年全国和复旦的复试分数线公布得比较晚,复旦大学的复试分数线4月中旬才公布,如果看到超过了分数线,恭喜你,大半只脚已经踏入校园了。
然后收到了学院关于上报评估材料的通知,根据准备一些个人材料,例如学历学位证明,工作情况,获奖情况,科研情况等等,打个包传到指定的平台即可。
复试前几天,学校会要求在规定时间上线测试视频设备,然后复试当天根据排号顺序依次接入视频系统进行面试,每人20分钟。笔者那一组共五位老师,主要围绕你自身的工作情况提问,一共问了五个问题。因为时间久远已无法全部记清,只记得问了你对自身工作的看法,你对团队管理的看法,以及用英语描述你的公司等等。整个面试气氛还是比较轻松的。
面试结束后两个星期左右,就收到了短信和邮件,告知复试通过。其实到这里,已经基本可以确定被录取了。
最后就是一些程序性的工作,例如材料审查,上课时间确认,接收录取通知书等,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即可。
五、一些心得
回顾整个备考的过程,可以用“前赶后补,内紧外松”来形容。即是前期准备初试时咬紧牙关赶一赶,争取考高分,后期在复试时查漏补缺,补短板,保长板。同时让自己保持一定的学习的节奏,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刷题。但是也要保证合理的作息,毕竟我们不能像应届生一样有自由的时间。
总结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1、明确报考动机。动机是很重要的,如果抱着考着玩,或者混学历的心态,劝你趁早放弃。就算考上了,后续的学习过程也是种煎熬,同时又白白占用了教育资源;
2、严肃对待初试。199和204的科目本身不难,难在你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整复习。大家智商都不低,提前认清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只要初试成绩超出复试分数线30分,基本上稳了;
3、客观准备复试。今年复试取消了笔试,因此笔者对笔试内容不做过多的评价。对于面试,客观理性地准备,例如英文的自我介绍,你报考的理由,你日常的工作情况等材料。至于像一些投机取巧的话术其实大可不必,毕竟面试更多的像聊天,你的情况其实考官在你的初试和评估材料中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当然,评估材料一定要准备好。
4、主动获取信息。很多考试的信息是隐蔽而分散的,所以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平时注意主动获取信息,尤其是报名、材料提交、初试复试的时间点及相关要求。此外,可以对历年的考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来清楚自己的初试成绩究竟考上概率有多大。你可知道近三年来,只要初试超过分数线35分的,复试通过率几乎是100%吗?而仅高10分之内的复试通过率骤降到约65%吗?而对应的原始数据都在官网上挂着呢。了解这些数据,就能知道自己的水平究竟在哪里,然后究竟该如何备考了。
像流水账一样地写了三千字,几乎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什么头绪,占用了大家宝贵的时间,望见谅。如果以上分享对您有点帮助,也是笔者莫大的荣幸。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名备考的同学们都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顺利上岸!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