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政治备考:主观题语言组织小技巧
考研政治中让同学们普遍着重关注的题型非主观题莫属。除了因为它所占的比重高达到了50%的份额,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需要大家去自行组织语言的。因此,很多同学都来问这样一个问题:不会组织主观题语言怎么办?海天考研小编给小伙伴们整理了22考研政治备考:主观题语言组织小技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语言该如何组织”这样一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语文问题。
那么考研政治是想考核大家的语文水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同学们在练习主观题的过程中,自以为是无法组织语言的问题,实质上是没有摸索出科学的审题方法,没有建立起寻找思维起点和答题角度的应对机制,没有对所学原理有较为透彻的掌握。这些问题汇聚到一起就呈现出似乎是无法组织语言的问题了。正确的归因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我们只有明确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找到适合的解决途径。
其次,材料和设问哪个更重要?到底应该先审哪一个?
主观题的材料往往会占据很长的篇幅,而设问又在材料之后,所以同学们自然而然的会先阅读材料,甚至会试图在材料中寻找答题的关键点,然后再去审设问,最后开始根据材料和设问组织语言。如果我们把这个顺序颠倒一下,试着先来审设问,也许会更有的放矢,更明确答案点。例如2009年的34题设问(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设问(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就算我们不看具体材料,光这两个设问就明确指涉了答案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一共就五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世界观是“矛盾的特殊性”,明确了这两点再去材料里面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这道主观题就可以回答得相对完整了。
最后,就轮到组织语言的问题了。
说实在的,有了前面两个步骤,这一步是水到渠成的。在考研政治主观题的作答中,需要同学们发挥语言表达功力的机会几乎很少。一方面我们需要掌握重要的基本原理的表述,另一方面材料的语言是题目里直接给出的。同学们所担心的那个问题,要我们自己组织语言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样分析下来,主观题解题的难度不在于我们会不会组织语言,关键的还是同学们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要潜下心来真正弄懂每个重点原理在练习的过程中,用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道主观题的设问和材料在遇到困难时要摆正心态,我们复习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难点和疑问,都是给予我们最后取得胜利的机会。
以上是海天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2考研政治备考:主观题语言组织小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信息尽在海天考研政治频道!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