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应该有扎实的研究实践能力
我国近几年来推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及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均已取得显着成绩。但由于我国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可能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如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研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思考措施、有效落实。
实践能力培养引起普遍关注
与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在于造就“学术精英”,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于培养“社会精英”,由于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必然使二者的培养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但并不意味着不研究问题,而是研究重大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实践环节对学生指导的力度,其中双导师制就是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可贵探索。
双导师制的基本构想是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主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看起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学术性研究生的教育多了校外导师的指导,工作会变得轻松一些,其实不然。因为,多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各自为战,事实上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建立理论与实践相互沟通与彼此对话的桥梁(教育硕士的顶岗实习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是使“双师培养”正常运作的关键,也是校内外双导师的共同指导和谐一致的基本条件。
实践能力培养获得显着成效
回顾自1997年我国招收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17年的发展历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稳步发展起来。为获得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十余个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总的来看,我们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实习形式的多样化安排已得到较好落实,这对发挥实习单位优势以及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十分有利;二是实践实习的时间得到较充分地保障,这对稳定实习单位的教学秩序、维护实习单位的教育利益,以及对实习学生切实提高实践能力,都至关重要;三是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作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可以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眼界和更宽阔的视野,以便能从“教育家”的胸怀与视角,审视与处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四是设计并实施一定数量的教学设计,为实习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技能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五是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字数分布来说,我们看到,紧张的实习经历并没有挫败他们撰写学位论文的热情,多于3万字的人数比例超过41%,多于2万字的人数比例更是超过96%,表明实践能力与学术水平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这就足以打消某些人对实践环节要求高、时间多会影响论文撰写的顾虑甚至质疑。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